厉害了!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如何“智改数转”上线了发表时间:2023-03-08 18:04 ![]() 厉害了!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如何“智改数转”上线了 发布时间: 2021-11-27 来源:昆山工信局 2021年11月24日《人民日报》刊发文章 《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》 提出“大量民营企业要向‘专精特新’方向发展” 11月25日,昆山“智改数转”直播间上线 《数智化如何让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变得更强》 邀请到了 国内数字化专家、用友网络方案咨询专家王争老师 为我们传授智改数转案例和经验 内容热气腾腾、“干货”满满 赶紧一起去“复习”吧! 直播亮点回顾 主持人:当前一个时期,我们国家大力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这些企业有哪些特点? 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是我们国家由制造业大国转型制造业强国的基础,科技含量高的中小制造企业是中国制造业做强的重要基础。国家为了支持制造业下了很大的力气,2021年6月13日,关于修改《科创属性评价指引(试行)》的决定,鼓励高端制造业、科技型制造业、“硬科技”企业上市。目前,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制造业企业,为有核心技术的中小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融资渠道。 ![]() 主持人: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升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 比如,我有一个客户,他们生产的是设备,按客户要求订制,边设计边生产,BOM不能一次性给出,生产过程中变更频繁,这种生产模式对他们原有的系统是非常大的考验。难点在于ERP里需要有BOM,然后进行MRP,可是这家公司的BOM无法一次性提供,设计部门是分阶段出图,计划部门就要分阶段的做计划下发车间。这样又产生了新问题,成本无法清晰核算。他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采用了先生产后录系统的方法,导致业务和系统两层皮。 ![]() ![]() ![]() 主持人:财务业务一体化之后,为企业带来了哪些改变? 主持人:在生产各环节中如何进行“智改数转”? 嘉宾:目前,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,智能装备加载智能感知,实现智能管控,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。可以总结成以下八个方面,首先,构建一体化集成平台,实现智能互联互通;第二,订单拉动的计划体系,实现智能计划排产;第三,精益化物流配送,实现智能生产协同;第四,单件质量追溯,实现智能质量管控;第五,基于AIoT物联网技术的设备数据智能采集;第六,精细化成本核算,为内部核算提供精准的数据;第七,设计制造一体化;第八,业务财务一体化。 企业通过ERP与智能工厂的深度集成,实现了智能互联互通、智能计划排产、智能生产协同、智能质量管控、智能决策支持五个维度的智能化。在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上,整合企业厂房、设备、人员等生产资源,高效协同生产,同时整合供应链上客户、制造厂和供应商,提升供应链协作效率。 主持人:企业在“智改数转”实施过程中,有哪些关键应用? 关键应用一:项目任务分解+项目需求计划+设计制造一体化,有效破解复杂项目制造企业的边设计、边生产难题。搭建设计到生产制造之间的跨海大桥,消除设计与制造之间的信息孤岛;实现基础管理标准化,杜绝各自为政;物料、BOM等数据共享,从而实现项目计划快速编制;设计人员实时了解库存及材料成本信息,从设计源头降低产品成本,减少呆滞与积压。 关键应用二:精细化项目成本核算。闭环的项目制造方案提供对项目的全周期全范围的管理,包括从立项前期跟踪一直到项目交付后的服务,从项目的生产制造到项目的运作管理,只要涉及到资金运行的部分都将纳入项目成本管理范围。 关键应用三:跨组织协同,数据共享。存在上下游营销与生产关系的企业之间,在ERP中数据完全共享,一笔业务可以跨越组织执行,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关必要的管理单据,大大减轻了人员工作量,还避免了错误的发生。 |